了解鄭鍋企業動態,聚焦鍋爐市場前沿熱點,共探行業發展新機遇
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,我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宏觀政策,旨在改變中國傳統的粗放式、高能耗的經濟發展方式,實現產業結構低碳化轉型和中國經濟的“再平衡”,這方面的政策將對能源市場產生重要影響。國際能源署發布的《世界能源展望2015》也指出,能效提升、經濟結構向服務業轉型意味著中國單位GDP產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斷降低
2015年,青島全市10萬千瓦以上燃煤機組約有40%開展了超低排放改造,按照工作計劃,2016年還將有40臺以上的燃煤鍋爐開展超低排放改造。青島市準備用三年時間對全市大中型的鍋爐,包括電廠的鍋爐全面推廣超低排放。如果實現了,燃煤排放的污染物的總量至少能夠再降50%以上
當前,我國電力消費主要以第二產業為主,其中冶金、化工、有色金屬、建材四個行業為電力消耗的主要力量,四大高耗能產業的電力消費量,約占整個電力消費量的40%
過熱器溫度低,過熱能力不足 由于該余熱鍋爐的過熱面積設計較小,使得余熱鍋爐的過熱器過熱的能力不足,鍋爐過熱出口溫度一般要求達到430 ℃左右,但是余熱鍋爐會發生實際過熱溫度只有350 ℃左右
相對于其他能源產業,生物質能源的行業門檻相對較低,小公司、作坊式也能生產,使用排放不達標的小鍋爐、摻燒其他不合格燃料等現象時有發生。生物質能源的利用涉及多個傳統產業行業,工藝路線不盡相同,設備水平也是參差不齊,整個行業相關標準規范嚴重缺乏,影響了行業健康發展